沈括与苏轼的恩怨情仇|快资讯

来源:个人图书馆-horse_mc 时间:2023-06-08 11:46:48

提及沈括,人们就会想到他的《梦溪笔谈》,这部全面记述了北宋时期的自然科学、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著作,是一部百科全书,而沈括其人,被《宋史》誉为“于天文、方志、律历、音乐、医药、卜算无所不通。”神奇的是,他还是谈及石油的世界第一人,在《梦溪笔谈》中写到:“鄜、延境内有石油,旧说"高奴县出脂水’”,还预言“此物后必大行于世,自余始为之。”有人开玩笑说,沈括大致相当于宋朝的牛顿加爱迪生加诺贝尔加伽利略,想象一下,沈括是一个多么恐怖、多么牛叉的人物啊。可以说,沈括是个科学天才,在中国科技史和世界科技史上都有很有名,李约瑟曾称其为“中国科技史上最杰出的人物。”

《圣经》上说:“当上帝打开一扇窗,一定会为你关上一扇门。”沈括的科技水平很高,但他的人品实在不咋地,整过王安石,关键时候给苏轼下过绊子,后来走投无路又投靠苏轼,可以说,这家伙是个彻头彻尾的两面派。

沈括,字存中,号梦溪丈人,杭州钱塘县人,自幼勤奋好学,据说十四岁的时候就读完了家里的藏书,后来随父亲沈周宦游各地,接触社会,增长见识,年青时就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强烈兴趣和敏锐观察力,为他后来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基础。皇祐三年(公元1051年),父亲去世,二十一岁的沈括以父荫入仕,任海州沭阳县主簿。嘉祐八年(公元1063年)三十三岁的他进士及第,但排名靠后,以例守选,也就是等缺。第二年被授予扬州司理参军,负责刑狱,开始了其官宦生涯。


(资料图)

说起来,沈括和王安石还沾亲带故。景祐四年(公元1037年),二十六岁的王安石任淮南节度判官期满回京,恰好遇到了跟随在京任职父亲的沈括。六年之后,沈括的父亲沈周病逝,沈括与其兄由杭州奔赴舒州,求王安石为其父作墓名志。这一年前后,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娶了谢绛的女儿,而谢绛的母亲是沈周夫人的姐姐,也就是沈括的大姨妈。论起辈分来,比沈括大十岁的王安石,要叫沈括表叔。

常言说,打虎亲兄弟,上阵父子兵。熙宁二年(公元1069年),王安石被任命为宰相,开始了大刀阔斧激进的改革。作为王安石八竿子够得着的表叔,沈括起初不遗余力的为新法擂鼓助威、奋力疾呼。据说,在王安石“新党”的花名册中排名第十五位。有表叔的助力,王安石的变法起初顺风顺水,当然,作为成熟的政治家,王安石投桃报李的礼数还是很懂的,熙宁六年(公元1073),在王安石的推荐下,沈括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奉命前往浙东、浙西监督视察水利,回来后在朝廷盛赞王安石新法之好,深受王安石的器重。

而苏轼就不一样,就在王安石竭力推行新法的时候,他经过调查研究,感觉新法有些地方推行的有些过了,比如,王安石建议兴建学校,取消诗词的考试,改考经义论策等对治世比较有用科目。但是苏轼却完全反对,他觉得科举制度没有必要变,他觉得人才的选用是在于皇帝的识人的本事,和用什么办法是检验没有太大的关系。再比如,苏轼认为王安石推行的《雇役法》,只会增加百姓的赋税负担,对那些投机取巧的贪官污吏来说,他们仍然能从其中获得大量的利益,如果这一措施实行,会引发百姓的哀怨。苏轼还在神宗皇帝面前指责王安石“怀诈其术,以欺其君”,说如果再推行新法就要亡国了,“今日之政,小用则小败,大用则大败,若力行不已,则乱亡随之……”可以说,两个人的政治观点针锋相对。

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合,自觉在朝廷无法立足,于是请求外放,被任命为杭州通判。熙宁六年(公元1073年),沈括作为钦差大臣,被神宗皇帝派到杭州检查农业水利建设。沈括到了杭州,除了履行职务查访农业水利及新法的实施情况,还拜访了苏轼。俩人以前在翰林院共过事,那个时候,都是年轻人,都志得意满,意气风发,都想着为朝廷出力,俩人经常在一起谈论国事,切磋诗文,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这次在杭州,老友见面,非常欢喜,一起回忆起以前在翰林院的趣事,喝酒品茗,相谈甚欢,临行前,沈括向苏轼讨要诗文,苏轼也没有多想,就把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几首诗词抄录了一份,送给了沈括。

沈括回到京城,充分运用他科学家对自然现象刻苦钻研的精神,把苏轼送给他的几首诗词仔细研究了一番,终于,研究出了“成果”,苏轼的很多诗文中表达了对新法的不满!比如在《山村五绝》中,苏轼写到:“竹篱茅屋趁溪斜,春入山村处处花。无象太平还有象,孤烟起处是人家。”竹篱茅屋、山花烂漫,可整个村中只有一缕孤烟,这也能叫“太平无象”?再比如在《吴中田妇叹》中写到:“眼枯泪尽雨不尽,忍见黄穗卧青泥!茅苫一月垅上宿,天晴获稻随车归。”意思是眼睁睁看着金黄色的稻穗泡在泥地里,心里好比刀儿在割阵阵的疼。眼睛哭干泪哭尽,老天爷还是下雨不肯停。几个月来搭个茅棚棚田埂上睡,天转晴赶紧收谷用车儿运回。这不是在用老天爷下连阴雨来诅咒新法么?再比如在《王复秀才所居双桧》中写到“凛然相对敢相欺,直干凌云未要奇。根到九泉无曲处,世间惟有蛰龙知。”皇帝如飞龙在天,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,不二臣子莫过如此!……这样的寻章摘句,指鹿为马,沈括找了很多。

找到苏轼这些诋毁新法的“证据”后,沈括如获至宝,对这些诗词加以详细的“注释”后,送给神宗皇帝和王安石等人,说这些诗句“词皆讪怼”,如何的居心叵测,如何的恶意诽谤新政,如何的藐视朝廷讽刺皇上等等。可他没料到,王安石对他的邀功之举根本不予理睬。王安石经过一些事情已经改变了对沈括的看法,他对神宗说:“沈括是小人。”神宗皇帝也没有理睬他。沈括自讨无趣,只好作罢。

元丰二年(公元1079年),四十四岁的苏轼由徐州调任太湖之滨的湖州继续担任知州。到任后,依据宋朝官员迁徙的惯例,他给皇帝上了道奏折《湖州谢上表》,无非是尽管过去自己并无太多的政绩,但是感谢皇恩浩荡,仍然以此美缺相赐。这本是篇依例的应景文章,然而,生性执拗的苏轼却在这篇谢恩表中不合时宜的发了几句牢骚,谁也没有料到,就是这几句牢骚,却几乎断送了他的政治生命,也给他带来了牢狱之灾。

“陛下知其愚不适时,难以追陪新进,察其老不生事,或能牧养小民。”就是这几句,彻底惹恼了变法派。原来,在那个时候“新进”一词是有特殊含义的,主要指的是追随王安石变法而得到突然升迁的那些无能后辈。这下子苏轼的麻烦来了,一群官员马上站了出来在神宗面前弹劾他,对他进行“群殴”,既有监察御史舒亶、国子博士御史中丞李定等王安石的铁杆,也少不了沈括这样的见风使舵者。

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。要想整倒一个人,罗列罪名还不容易?舒亶、李宜之等人挖空心思,从苏轼的诗集中找了一百多首,肆意歪曲,罗织成罪。比如苏轼在《山中五绝》中写到“赢得儿童语音好,一年强半在需中。”他们说这是在污蔑青苗法;“岂是闻韶解忘味,尔来三月食无盐”是攻击盐业法;在比如在《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》中写到“东海若知明主意,应取斥卤变桑田。”他们说这是在反对水利法……太多太多了。

刚开始的时候,苏轼还很不在意,并且还跟周围的人开玩笑说:“今后不愁我的诗皇上看不到了。”然而,随着弹劾他的人越来越多,事态的发展日趋严重,这时苏轼有点害怕了。

是福不是祸,是祸躲不过。苏轼还是被下了大狱,被通宵达旦的刑讯逼供。在等待最后判决的时候,其子苏迈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。由于父子不能见面,所以早在暗中约好: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,如果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,就改送鱼,以便心里早做准备。一日,苏迈因银钱用尽,需出京去借,便将为苏轼送饭一事委托朋友代劳,却忘记告诉朋友暗中约定之事。偏巧那个朋友那天送饭时,给苏轼送去了一条熏鱼。苏轼一见大惊,以为自己凶多吉少,便以极度悲伤之心,为弟苏辙写下诀别诗两首,交给狱卒,托其转交给弟弟苏辙。其中写道:“与君世世为兄弟,更结来生未了因”----这活脱脱的是生死别离啊。

这件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乌台诗案。”

大概是变法派做的有些太过火了,宋神宗有些将信将疑,加上苏轼为官多年,在朝廷里也有一些朋友,这些人写信给皇帝,说他是“实天下之奇才”,希望宽大处理。就连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也看不下去了,对神宗皇帝说:“自古大度之君,不以言语罪人”,如果严厉处罚了苏东坡,那么“恐后世谓陛下不能容才。”在众人的劝说下,神宗皇帝赦免了苏轼,但是死罪可免,活罪难逃,将其贬谪为“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”(职位相当于今天的县武装部副部长,无“签单权”),本州安置,轰动一时的“乌台诗案”就此销结。

几年之后,风水轮流转,新法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,王安石被罢相,变法失败。沈括立即见风使舵,宣布与王安石划清界限,立马诋毁新法。沈括向新宰相吴充上书,历数了王安石变法的很多弊端。吴充也是很看不起沈括为人的,他转身就把沈括检举王安石的报告递给了神宗皇帝。神宗一看,沈括这人怎么这样两面三刀,朝秦暮楚,这不是落井下石吗?做人哪能这样啊?于是开始冷遇沈括,后将他出知宣州贬出去了。

元佑四年(公元1089年),沈括举家搬迁到了润州(今江苏镇江)。此时,苏轼任任龙图阁学士、杭州知府。沈括没事的时候还经常跑到杭州与苏轼叙旧,苏轼的心胸比较豁达,也没有太计较,两人依然把酒品茗,谈笑风生。或许,已经五十四岁的苏轼已经把世事看开了,“何妨吟啸且徐行”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,而俩人也相逢一笑泯恩仇了。

往事如烟,这段记录在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中的故事是真是假,我们不得而知。但无论怎样,做人还是要正直一点,不能两面三刀,更不能落井下石。否则,就会像沈括一样,尽管把王安石、苏轼两位大佬玩的滴溜溜转,但结局也不好。他的第二任妻子张氏,骄蛮凶悍,经常殴打他,又一次把沈括的胡须连皮带肉扯将下来,后来,张氏去世,沈括却被折磨得精神恍惚,一次乘船过扬子江,竟欲投水,幸好被旁人阻拦。不久之后,沈括因病离开人世。

真是一物降一物啊。

文中图片由朋友提供,在此致谢。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南极文旅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22077823号-13   联系邮箱: 317 493 128@qq.com